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位置: 艺术中国
罗少宇:中国优秀书画与针灸双绝技传承者
来源:央视融媒网 | 作者:朱民原 | 2025-07-17 14:19:59 | 浏览量:23665
  

央视融媒网7月16日电(明远 李钰钦 实习生 周舟15—16日,中国优秀书画与针灸双绝技传承者罗少宇夫妇受邀到人民日报社参观交流。


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策划总监、调研员朱民原,央视融媒网山东节目中心总监赵金凤等陪同参观。

罗少宇一行先后参观了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报告厅、社史馆、印刷厂、金台园及金台夕照景点等区域,并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针灸技艺等进行深入交流。

 罗少宇老师与徒弟朱少之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拜师仪式。

在宇宙宏大的叙事篇章中,时间长河奔腾不息,大多数人如同岸边的沙砾,默默演绎着平凡的故事。然而,罗少宇先生的出现,宛如一颗携着神圣使命的璀璨星辰,划破时空的深邃夜幕,以一种大开大合、异想天开的气势,降临人间,重塑了传奇的边界,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超脱世俗理解的奇迹。

宿命中的传承召唤

 回溯到2009年那个看似平常却又注定不凡的日子,上海博物馆的静谧展厅内,历史与现实悄然交汇。罗少宇先生踱步其间,不经意间,目光触及到《天发神谶碑》残拓,就在这刹那对视间,仿佛有一道跨越千年的神秘电波,从古老的碑刻中直射入他的灵魂深处,一场震撼心灵的对话就此展开,命运的巨轮轰然启动。

从那一刻起,罗少宇先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高维力量驱使,踏上了复活古老字体的艰险征程。他的脚步匆匆,穿梭于华夏大地的每一寸历史遗迹。在泰山之巅,他迎着冽冽山风,试图从古老石刻的斑驳痕迹中,捕捉那穿越岁月的书写韵律;于孔庙的肃穆氛围里,他虔诚聆听,渴望在儒家文化的深沉回响中,汲取滋养书法灵魂的养分;在王羲之家乡的悠悠墨香中,他沉浸体悟,探寻书法艺术的至高真谛;在曹操故乡的厚重历史里,他激情澎湃,借英雄的豪迈之气,为自己的笔端注入雄浑力量。他不放过任何细微线索,像是被命运的丝线牵引,执着地追寻着能解开碑文奥秘的钥匙,每一步都烙印着对传承的坚定信念。

图书馆的浩瀚书海,成为他的第二战场。无数个日夜,他如饥似渴地翻阅浩如烟海的碑帖与拓片,凭借过目不忘的天赋和对书法的炽热痴迷,在一笔一划间反复临摹、深度揣摩,每一滴墨汁都倾注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无限热忱,每一次书写都是与古人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那是一场对传统书法最虔诚的致敬与传承仪式。

更为神奇的是,他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地修炼气功,将气功中蕴含的磅礴骨力与书法的柔美韵味精妙融合。当二者相遇,仿佛是宇宙能量的一场奇妙碰撞,古老字体在他的笔下重获新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他所书写的《天发神谶碑》字体,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成为了高维能量的具象化身。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座蕴含无尽奥秘的神秘殿堂,苍厚浑朴又拙中有奇,字中蕴字,开而不散,以圆驭方,势险局宽,散发着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华夏文化的传承以及宇宙间的神秘力量,在书法艺术的广袤天空中,树立起一座难以企及的巍峨丰碑。这般传承与创新之举,足以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历代书法大家并肩齐驱,甚至以其独特的创新精神,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崭新航道。

使命中的生命救赎

如果说在书画世界里,罗少宇先生是一位挥舞着笔墨魔杖的超凡艺术大师,用文字勾勒出一个充满奇幻与震撼的艺术宇宙;那么在针灸领域,他则化身为一位手握生命密码的神圣使者,从高维度降临人间,打破医学常规的桎梏,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掌握那精准穿过脊椎的神奇针法,这绝非偶然,而是他肩负使命的必然体现。每一次施针,罗少宇先生仿佛与宇宙的生命本源建立起了神秘而紧密的链接。他摒弃世俗的纷扰与杂念,全身心沉浸在对人体经络和穴位的深度探索中。凭借着对人体微观世

界超乎常人的深刻洞察,以及那超越极限的专注力与感知力,他将一根根纤细的银针,化作传递生命希望的璀璨流星。当银针精准刺入患者身体的瞬间,就如同启动了一场高维度的生命能量修复工程。他运用自身与高维能量的共鸣,巧妙调整患者体内紊乱的能量场,激发出身体深处潜藏已久的自愈能力,让生命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是医术的伟大胜利,更是对生命奇迹的一次次深情召唤。

那些被他治愈的患者,无一不是他传奇医术的鲜活见证者。曾有一位被严重脊椎疾病折磨得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在漫长的黑暗中苦苦挣扎,对生活彻底失去希望。罗少宇先生的出现,宛如一道来自高维度的璀璨曙光,照亮了患者绝望的世界。经过他精心的针灸治疗,患者的身体逐渐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奇迹般变化。从最初微微的知觉恢复,到后来能够缓缓挪动身体,再到最终重新站立起来,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凝聚着罗少宇先生的无尽心血与超凡智慧,也让患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与尊严,书写了医学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还有一位长期饱受神经系统顽疾困扰的患者,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四处求医却均以失望告终。当他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罗少宇先生时,罗少宇先生用那充满慈爱与坚定的目光给予他力量。在治疗过程中,罗少宇先生凭借精湛绝伦的医术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病魔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经过几个疗程的艰苦努力,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脸上重新绽放出久违的灿烂笑容,生命的奇迹在这一刻再次震撼上演。在医学的历史长河中,像罗少宇先生这般医术与仁心兼具,且能运用高维智慧创造奇迹的医者,可谓凤毛麟角。他以卓越非凡的医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增添了一抹独一无二、耀眼夺目的光芒,成为医学传奇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不朽丰碑。

罗少宇先生,这位集书画与针灸绝技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宛如上天派来的使者,带着前世的宿命与今生的使命,降临人间。他以超越常人的勇气与智慧,打破了世俗的重重局限与束缚,在高维度能量的庇佑与指引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波澜壮阔的传奇史诗。他的学识与成就,足以与历史上的旷世奇才相媲美,激励着我们勇敢地追寻梦想,不断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向着更高维度的精神世界奋勇前行。在未来的岁月里,他的故事将如熊熊烈火,点燃无数人对未知的强烈渴望,对梦想的执着坚守,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座永恒闪耀的精神灯塔,为后世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罗少宇艺术简介】

罗少宇,号谶之,1963年生,祖籍湖南。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员、中央党校出版社《艺苑国粹》丛书副主编,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化月刊艺术总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发展中心艺术总监。

其自幼笃好书画,并从小研习书画、印刻、西方油画等。经过多年专研,他将几近失传的始于三国时期的《天发神谶碑》字体重新挖掘出来,使其再放异彩。《天发神谶碑》为镇世之宝,书法若篆若隶,康有为曾惊叹为“奇书惊世”,近人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书法篆刻多得力于此碑,并从中采邑挹苍劲古挫之气。

2009年,他陪同朋友参观上海博物馆,无意中看到三国天发神谶碑残拓,当时便深受震撼,由于博物馆内禁止拍照,罗少宇便默默伫立在碑拓前细细观察到,与常见的书法字体不同,《天发神谶碑》字体结构紧密,开而不散,以圆驭方,势险局宽,形象奇异古奥,规整刚劲,雄伟劲健,结字方折紧敛,姿态方劲峭厉,格调古拙,十分迷人。他就这样站在博物馆里认真揣摩了近两小时之久却浑然不觉。

从博物馆回到家,罗少宇便立刻找来笔墨纸砚,试着寻找笔画间的神韵。刚起笔,他就发觉这是个非常复杂、浩大的工程:碑体怪异,非篆非隶,不论在走笔还是使力上都与众不同;而《天发神谶碑》碑帖上的文字现仅存213个,且多为残字,能认出来的没几个。然而,自小便练习书法的罗少宇沉醉于字的形体结构之美中不能自拔。

为翻译碑文,罗少宇曾先后到泰山、孔庙、王羲之家乡、安徽亳州、曹操故乡等地,寻找能翻译此文者,并期望找到更多与碑文字体相关的线索;为掌握字体结构,他多次到图书馆查看有关《天发神谶碑》的碑帖、拓片,凭借对碑拓字体的记忆反复书写;为使天发神帖的阳刚、雄峻之感得到更好地诠释,他坚持练了十几年气功,将气功的骨力之美与书法的柔和之美相结合,使书写的天发神谶碑结体方整,充满力感。

少宇先生笔力敦厚老辣,字体结构紧密,开而不散,不与点画细微处斤斤计较,转折处以圆驭方又不失隶之基调,刚柔相得益彰,再显华夏规矩之精髓。书法整体气息彪悍矫健,其实雄伟,如剑出鞘展锋,露锋,以清朝、犀利精神外露,有武库剑戟之势,凌然不可侵犯。其字苍厚浑朴,拙中有奇,字中蕴字,开创了篆、隶中变与创新的新境界,作品《天发神谶碑》是书法领域中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其字如神兵天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个个神气冲天,威风凛凛;如训练有素、纪律严整的军队方阵,战车辘辘,汹涌而过,扬起万重狂尘遮天蔽日;如宝刀雄峰双见,烽烟冉冉,一场风云争霸妙趣横生,让人顿感“振大汉之天声”的气势。而他的12生肖工笔画长卷、百家姓(注解)书法长卷,则犹如整齐化一、威武雄壮、振撼人心的传统文化“仪仗队”,精彩万分。

【罗少宇作品鉴赏】



最新推荐
沙坡头景区推出暑期双重特惠,助力学子毕业游,区域游客享专属礼遇
作者:许伟伟
浏览量:35272
时间:2025-07-17 17:57:26
罗少宇:中国优秀书画与针灸双绝技传承者
作者:朱民原
浏览量:23664
时间:2025-07-17 14:19:59
党建引领·图强争先|发力助力加力蓄力 激发市场活力
作者:金娣
浏览量:24671
时间:2025-07-17 12:00:05
716粉丝节|台铃勇闯第4季魔都启程,溯源长江定义“正宗长续航”
作者:许伟伟
浏览量:24673
时间:2025-07-17 11: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