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位置: 国内热点
人民领袖|从“爱国三问” 读懂总书记对青年的寄望
来源:央视网 | 作者:刘志强 | 2025-05-03 09:44:51 | 浏览量:68943
  


△ 2025年4月29日,在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同现场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


“大家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4月29日,在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场的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


这一场景,不禁让人联想起六年前的一幕。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考察时,来到南开大学校史馆,参观百年校史主题展。


在同部分师生代表亲切交流过程中,总书记特别提及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35年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的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爱国三问”振聋发聩,振奋了师生们的爱国斗志。总书记强调:“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爱国三问”,如何作答?答案就在“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里。


2000年,河北保定学院的毕业生李桂芝与她的同学们一起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支教。14年后,这群青年教师将他们在西部的发展见闻写成信汇报给习近平总书记。令他们惊喜的是,没过多久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总书记在回信中写道:“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他勉励支教青年:“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当李桂芝读到“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这句话时,不禁落泪。她说:“总书记真正懂得我们的所思所想。”纸短情长,青年人的赤子之心与人民领袖的真挚寄语,相交相印。


在总书记看来,“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而一个民族的理想就是大海”。于青年而言,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才能书写大写的人生。



△2022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


在未名湖畔聆听青春诗会、到清华园内察看技术实验、于科学城同科技人才谈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引导青年把实现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曾语重心长地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2021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亲切通话。当时,为这场“天地对话”保驾护航的航天科技人员许多是“80后”“90后”。在控制中心的大厅里,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让人们感受到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蓬勃力量。


在几个月后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谈起这一细节,他肯定道:“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三四十岁,但都是重要岗位的担当者。”


事业靠本领成就。


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只有不断锤炼强国之技、增强国之能,才能勇建强国之功。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望青年:“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


他曾以“揉面”为喻,风趣幽默地向青年阐释进入社会的过程:“面粉加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很容易散开。但你继续揉,揉了千遍万遍后,它就再也不会散开。你给它拉长了,它也不会散架,反而变成了拉面,这是因为它有了韧性。”


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告诉广大青年:只有在持续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才能构建起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中最坚实的底气。


2022年夏天,正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


一位大四学生向总书记汇报时讲述了自己曾在新疆当过两年兵,如今即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经历,总书记听后赞许地说:“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 2025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考察。


“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这既是总书记对年轻一代的殷殷期望,也是广大青年爱国报国的使命所在。


上海是创业者的高地。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考察时,一场以“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为主题的沙龙正在举行。现场青年创新人才围绕下一代智能体发展展开热烈讨论,白板上一笔一画记录着思想碰撞的成果。

看见总书记进来,大家都很惊喜,纷纷向总书记汇报所在团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收获体会。总书记仔细听完后勉励大家:“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


期许亦是鞭策。


在沙龙所在的“模速空间”的一处展板上有这样一句引人深思的话:“我们站在集体智慧的肩膀上,拥抱每一次技术跃迁。”


从历史深处回望,中国向上的每一次跃迁,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新创造、苦干实干。


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三个问题,振奋青年斗志;在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一代“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当代青年应该有这样的底气、实力和自信砥砺前行。正如总书记所强调:“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最新推荐
《这是我的西游》代际组合爆笑吸睛,电子硬菜强势破圈
作者:金娣
浏览量:32396
时间:2025-05-03 17:03:22
美高梅华府品牌首家酒店于珠海启幕
作者:许伟伟
浏览量:65545
时间:2025-05-01 10:35:21
巴博会中国区组委会考察团河南调研纪实——深入了解创新科技与未来愿景
作者:中宏网品牌
浏览量:56459
时间:2025-04-30 22:59:40
质子之光下的希望(下)
作者:金娣
浏览量:24221
时间:2025-04-30 16:29:06
质子之光下的希望(上)
作者:金娣
浏览量:16313
时间:2025-04-30 16:24:54